基本能力課程

人文

人文藝術

社會科學

以下是為復興藝術實驗學院學生,量身打造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國學(一)~(四)、英語(一)~(四)(或日語與華語)、人文與敘事實作(一)~(四)、體育(一)~(二)、藝術概論(含視覺美感訓練)、人文精神與道德思辨、世界文明史、中華通史(含神傳文化)、經典閲讀、跨領域藝術賞析(包含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電影)、書法與水墨丹青(感受文字之美,筆墨氣韻,及何爲東方美學之意境)、口語表達與聲音藝術、故事與劇本(演講/網路自學課程)、讀劇與角色演出、經典影劇賞析、古典音樂與電影配樂賞析、歷史紀錄與美學、攝影運鏡、影像美學、藝術心理學、團體動力與領導、時事與邏輯思維、法律基本素養(智產權與合約)、網路自學課程約10門(影像、剪輯、網頁…等),其內容詳見下表:

R1‐1107復興藝術實驗學院通識課程架構表-v5

上表的最後一項是資訊類課程,也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數位素養」。為何藝術學院學生也要學習數位科技,培養數位素養呢?根據卓恩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這篇文章:「 讓自己無可取代!未來人才需具備的六項關鍵能力」(https://cutt.ly/HMtLnAf),以及富比士雜誌(Forbes)的這篇文章:「未來 10 年最需要的 10 項技能」(https://cutt.ly/yMf0J6z)。

兩者共同的排行第一都是「數位素養」,也就是「善用科技的數位能力」,這包括在我們所生存的數位世界中學習、工作和駕馭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安全、自信、輕鬆的使用各種數位設備、電腦軟體和行動裝置APP的能力。 具有強大數位素養的人可以使用數位工具輕鬆溝通和協作,他們掌握新技術並了解它們如何影響產業與生活中的各項工作與事務。

以後不論在任何產業,科技的數位素養已經是必須,即使在藝術產業中也一樣。例如,藝術產業需要傳播行銷,這些都需要雲端平台、網站架設,與數位內容(影音圖文)的產製能力。本校的數位學習平台https://cloudcmc.club就是針對這樣的需求來規劃設計課程,讓即使是非資訊科系學生,也可以學會如何善用科技的數位能力。具備這些能力,未來即使因緣際會,沒有進入藝術產業,在其他行業中也很容易生存。

卓恩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排行第二項的是「成為跨領域的人才」。也就是不能再把自己定位在:「我只是個純粹的藝術人。」換言之,除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進行深耕之外,也要具備跨領域的整合能力,發揮1+1 > 2的綜合效果,也就是能將兩個領域的專業整合,以發揮更大的力量。例如,除了藝術還會行銷,甚至是數位行銷,那麼未來的職場出路就會更寬廣。所以本校會為復興實驗藝術學院量身打造通識教育課程,為的就是幫助學生「成為跨領域的人才」,讓未來職場出路更寬廣。

享譽全球的頂尖表演團體「神韻藝術團」,除了有全球巡迴的現場演出之外,也有數位展演平台(https://www.shenyuncreations.com/zh-TW),也會進行數位行銷,這就是上述一與二兩種能力的綜合應用。此外,神韻藝術團的表演,是以舞蹈的形式來「說故事」,從而感動人心。除了舞蹈之外,美術也可用繪畫來說故事,甚至讓「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所以說故事(敘事)的能力,也是本校舞蹈與美術系共同要加強培養的重點。未來世界中,只專精於單一專業的人才,很容易被取代。唯有擁有跨領域的綜合能力,才有機會整合出更多的發展與應用,成為未來社會的贏家。

但是以上的傑出專業,都要建立在「高尚道德、豐富人文素養」的基礎之上,所以復興藝術實驗學院,就是要培養:「高尚道德、豐富人文素養、傑出專業」的跨領域人才。